
“十月以后,则有栗子、白薯等物。栗子来时用黑砂炒熟,甘美异常。青灯诵读之余,剥而食之,颇有味外之味。”在记载清代北京岁时风俗的杂记《燕京岁时记》中,清人富察敦崇记述了入冬时节守着一包糖炒栗子潜心诵读的场景。其实,霜降时节,除了北京,不少地方也都有吃栗子的习俗。
为什么这个季节内吃栗子最为合适呢?这是因为栗子性味甘温,具有养胃健脾、补肾强筋、活血止血、止咳化痰的功效。特别适用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,肾虚所致的腰酸膝软、肢体不遂、小便频数者食用。
栗子的吃法多种多样,既可鲜食、煮食、糖炒、菜用,又可加工成各种食品。南方以栗做菜,为宴席佳肴,板栗乌骨鸡、板栗红焖羊肉、栗子炒鸡块、栗子炖猪蹄等家喻户晓。北方糖炒栗子,糯、香、甜,味美可口。